第548章-《时空寻夫:农女有田不愁嫁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她才不会相信“秀恩爱,死的快”的说法。只有那些秀不出来的,可能才是真的没有爱了。
    所以苏瑾瑶甘愿被虐,狗粮就狗粮吧,多吃点顶饱。她宁愿秋影就这样幸福下去。
    一边说着话,苏瑾瑶他们就已经进了后门的院子。而且还是一点避讳都没有的说笑着,那声音可是不小了。
    结果后院的有两间亮着灯的房间顿时就有人开门出来,左边走出来的是一对男女,都在四十左右岁,看起来敦厚老实。
    而右边的房门打开,一个丫鬟探头出来看看,就看到了秋影。然后就回头叫了一声:“小姐,是秋影姑娘来了。”
    “我就知道是她。”紫若的声音在屋里响起,然后就见紫若从里面走了出来。
    现在的紫若和她在红袖坊的时候可是又不一样了。那时候紫若宛若出水的芙蓉,清
    秀中带着一抹艳色的韵泽。
    如今的紫若又多了一份雅致与婉约,头发随意的披散在脑后,一身素蓝色的长袍腰间没有束带,却反而显得身形更加飘逸秀美。
    紫若也没有想到,在秋影身后还看到了苏瑾瑶。
    苏瑾瑶现在是一身劲装打扮,头发高高束起,俊俏又英姿勃发。对着紫若微微一笑,道:“紫若姐姐,我好想你。”
    “死丫头,这么长时间了,才想着来看看我。”紫若紧走几步上前,一把就将苏瑾瑶的手拉住了,还使劲儿的拍了两下,道:“你和秋影一起来的,一定是也见过锦梅了吧?偏偏就最后才来见我,还说想我。”
    紫若说的很是情真意切,最后眼圈都还红了,看着苏瑾瑶勾了勾嘴角想笑,最后却是眼角掉落了一滴泪。
    紫若无疑是念着苏瑾瑶对她的恩情,再加上久别之后的姐妹情谊。还有就是她们一起的回忆特别多,包括七娘的事情,都让紫若想起来心酸。
    再说,紫若现在是一个人在这里守着,虽说也是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份产业,可毕竟人生地不熟的,心里也有些孤寂。
    这和明姑娘还待在红袖坊,而锦梅多多少少还有秋影的陪伴可是大不一样的。
    紫若完全是独自来到这里,靠着一个人的力量开创了这个花坊,又凭着自身的本事在经营着暗庄的生意,其难度也是可想而知了。
    苏瑾瑶也知道紫若的委屈没有人说说,反手握住了她的手,就道:“怎么好端端的还掉眼泪呢。妹妹来晚了,受罚就是了,可是见不得你哭。”
    说罢,苏瑾瑶就指着屋里道:“也不请我进屋坐啊?我可是紧赶慢赶的走了一整天,从安济城过来有多远,紫若姐姐你也应该知道的。”
    紫若听了连连点头,道:“是啊。该罚也得进屋慢慢的受罚,别在这站着了,快进屋。”
    然后紫若又对那之前出来查看的一对夫妇道:“周大哥、周大嫂,你们回吧。这是我妹子来了。”
    进屋坐下之后,紫若就吩咐那丫鬟道:“小云,你去把我收着的碧螺春泡上。水温一定不要太热,滚开的水可就把碧螺春的滋味给烫没了。”
    叫小云的丫鬟答应着,连忙就出去了。不过出门之前,她还朝苏瑾瑶悄悄的瞄过去几眼,大概是对苏瑾瑶很好奇吧。
    不过,小云却没有怎么去看秋影,大概是因为秋影也来过这里,所以她不觉得奇怪了。
    苏瑾瑶细细的打量这间屋子,就发现这里并不是卧房,倒像是一间琴室。而且这里摆的琴有好几架,墙上还挂着琵琶。
    屋里还有淡淡的檀香味,估计这里是平时紫若给学生授课的地方。这香也是弹琴时候燃起的。
    苏瑾瑶数了数,摆着古琴的小几有六个,想必这里最多能够同时教习六个学生学琴。
    苏瑾瑶就问道:“紫若姐姐,秋影还说你这生意不好。可是我看你这间琴室一次能教六个学生了,怎么说每月也有不少的入帐吧。”
    良人不易得
    紫若听了苏瑾瑶的话就是无奈的一笑,道:“教习六个学生就算是很好吗?虽然来我这里学习的姑娘起码有二十人,可是每人每个月只交一钱银子。 我这一个月二两银子的入帐,还要支撑这么大个院子,已经是捉襟见肘了。”
    仔细想想,一钱银子也快要抵得上一户普通人家半个月的开销了。
    要是再穷一点的,一钱银子花一、两个月也是够了。大不了就吃糠咽菜吧,能填饱肚子就行。
    所以说,能够来这里学习的姑娘其实也不会很多。能有这二十个人每月都来,已经算是紫若的成功了。
    可是这么一栋带前门脸的宅子可不会太便宜,紫若也不能亲自打扫,还要请工人就增加了日常开销。
    苏瑾瑶听了皱了皱眉,说道:“不细算还真是不知道,你这开销也确实不小。就没有想想别的办法?”
    紫若摇了摇头,道:“我也不指望这花坊当教习能赚大钱,现在的日子挺安稳的,其他的也就不强求了。”
    紫若又朝外面指了指,道:“这院子是我自己置办的,隔壁是一间舞室,对面还有一间课室。平时除了上课的时间也没有什么人来,周家两口子给我做饭、做工,但不多话,小云也挺机灵的,所以住的挺舒服,还清净,真的是知足了。”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