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二十一章 魏玄成火力全开喷众臣 ,徐太师一言九鼎下定论!-《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内部一乱,自可趁虚而入。”

    啪!

    徐风雷打了个响指。

    “药师就是药师,一语切中要害!”

    他朝着李靖拱了拱手,而后才朝着众人朗声道,

    “我所说的这座堡垒,便是大唐!”

    “试问天下间,有谁能攻破大唐?用水淹?用火攻?十万大军,百万大军?这些都不值一提。”

    “最强大的突厥都被打灭国了!试问天下间,还有谁能威胁到我大唐?”

    他的话语康慨激昂,以至于众人都心潮澎湃了起来,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!

    啪啪!

    “听听,说得多好!”

    李世民更是精神抖擞,心中骄傲,拍着手笑道,

    “大唐立国才十余年,就成了这世上最坚固的堡垒!刀砍不动,水泼不进!任谁也别想起歪心思!”

    众臣闻言,皆是拱手齐赞:

    “此皆陛下之功!陛下雄才大略,开创盛世!”

    “大唐万岁,陛下万岁!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徐风雷摆了摆手。

    “先别急着激动。”

    他道,

    “我说了,大唐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,那么这样的堡垒怎么才能摧毁?”

    “李靖给出了答桉——内部攻破!”

    霎时间,全场都安静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说得对啊……这座最坚实的堡垒,外力是攻不破的,唯有内乱,才能使其土崩瓦解!”

    徐风雷感慨道,

    “如今的大唐,便是如此。”

    魏征眼睛一亮。

    他知道……太师已然是偏向他了!

    “戎狄人面兽心,畏威而不怀德,是祸乱的根源。”

    徐风雷沉声道,

    “开放边境,让他们进入中原,便种下了内乱的种子!”

    “若大唐历代都是明君,能够妥善管理好他们,那这颗种子便永远深埋地下,不会发芽。”

    “可一旦君王昏聩无能,朝堂混乱,这颗种子必定是马上发芽,在短时间内长成参天大树,将大唐这座坚实的堡垒捅破一个大窟窿!”

    李世民眉头紧皱。

    他想抽第三根烟了,但最终忍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陛下有信心,大唐未来的皇帝都是明君吗?”

    徐风雷看向李世民,问道。

    李二苦笑。

    “不能。”

    他道,

    “朕虽期盼如此,但也知道这不太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历朝历代,能像秦国那样出六代明君的已是极其罕见,虎父未必得虎子,明君是难求的。”

    徐风雷点头。

    “这便是问题的症结所在。”

    他道,

    “若是大唐的皇帝都如陛下这样,纵然是将突厥人都迁到内地,胡汉杂居又会有何影响?他们根本不会掀起乱子来。”

    “可未来之事谁能说准?陛下要为现在着想,亦要为后世之君考虑啊……”

    历史上的李世民,采纳了温彦博的建议,把突厥人内迁。设置了四大都督府与上百个羁縻州。

    可到了贞观十三年,突利可汗的弟弟阿史那结社就在大唐腹地发动了叛乱,让李世民后悔不已。

    可到了那时候,再想把突厥人赶到关外去,已做不到了。

    再往后,羁縻统治运行了几十年,在武周时期便已名存实亡,到了玄宗时期,更是直接绷不住了,爆发了大规模叛乱。

    最终唐玄宗为了镇压叛乱,设置了朔方节度使……自此,羁縻制度彻底失败,大唐也走向了衰败……

    这些,徐风雷都知道。

    既然知道,便不能让大唐重蹈覆辙,不然……他那让大唐多苟一百年的豪言壮语还怎么兑现?

    【目前用下来,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,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,超100种音色,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,huanyuanapp.换源app】

    “太师言之有理……”

    “有理啊……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除了温彦博等少数几个大臣外,多数人都赞同徐风雷的观点。

    在众多大臣的附和下,李世民凝望着徐风雷。

    “徐爱卿的意思是……”

    他道,

    “驱逐突厥人?把他们赶到更远的地方去?”

    徐风雷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“非也。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