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徐风雷又道, “历朝历代,因何而亡?咱们的老百姓是极其淳朴的,不到万不得已、万念俱灰,他们是不可能揭竿而起造反的!” “而科举制,便是给他们一个希望——普通老百姓只要有才华,有能力,你就能够通过科举脱离贫苦,摇身一变,成为朝廷官员,飞上枝头变凤凰!” “上升通道打开了,民怨纵然还会堆积,但绝不会像从前那样激烈,更多有能力的人会选择默默努力,把所有的精力都拿去读书做学问,考科举。” 李世民聚精会神的听着,不住的点头。 “对,对,该给百姓留机会。” 他连道, “纵观历朝历代,当官的多数都是门阀士族、勋贵外戚,朝政被他们所把持,而普通百姓一辈子都出头无望。” “但他们之中,绝对有智能之士!而且很多!他们过不下去了,自然就要揭竿而起!” “若能给他们开辟一条上升之路,那境况就会大不相同了!” 徐风雷伸出第三根手指。 “第三个好处,刚好能解决陛下刚刚说的弊端。” 他正色道, “削弱门阀士族,勋贵外戚的权势!” “陛下,凭良心说,你讨不讨厌五姓七望那些世家大族?还有那些旧勋贵?” 李世民一怔。 他没想到徐风雷说着说着,突然这么一问,思路转的太快,都有些跟不上了。 “呃……” 李二略一犹豫,低语道, “士族骄狂,势力又颇大,前隋就是死在了门阀勋贵手里,朕自然讨厌。” “嗯……不能用讨厌来形容,应该说是忌惮。” 他们李家,也是出自五姓七望,自然知道这些世家大族的底蕴有多么恐怖! 王朝会更替,但他们永远是常青树,皇帝倒了我不倒。 改朝换代? 无所谓,接着奏乐接着舞。 对于这些“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”的存在,哪个皇帝能不忌惮? “对嘛!那陛下您就更加应该开科举!” 徐风雷的左手在空中一劈,道, “它,能斩世家!” 李世民心神一震。 隐约间,他好像抓住了什么关键的东西,心神都为之一颤。 “以察举制选官,选来选去都是士绅贵族,朝中的大臣,有几个与平头百姓结交的?能和他们结交,被他们推荐的,不还是同一阶层的人嘛!纯纯的利益共同体!” 徐风雷朗声道, “但以科举制选官,什么勋贵士绅的身份都没有,管你是公子哥也罢,是泥腿子也罢,全凭一张试卷定优劣!” “科举大舞台,有能耐你就来!” “如此,门槛一放低,势必会造成内卷,被选的人才质量也会越来越高!他们会把那些勋贵士绅家的傻儿子、平庸废物卷的没门没路的!” “陛下您试想一下,那些所谓的世家,几代没有族人在朝中当官,远离权力中心的他们,能不没落吗?” 哒哒。 李世民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,沉思了良久,最终化为了一声长叹。 “这是钝刀子割肉啊!” 他不禁竖起大拇指道, “听明啊,要是毒辣,还得是你!势大到朕都忌惮的勋贵士绅,你随手掏出一个科举,就能将其碾碎!” “厉害,真厉害!” “看来,这科举制是必须要推行了!朕今天夜里怕是要兴奋的睡不着觉了!人才,人才……天底下的人才,都朝着朕奔涌而来吧!朕顶得住!” 李二猛地起身,撑开怀抱,神色激动! 他已经开始幻想源源不断的顶尖人才为自己所用的美妙画面了! “发什么癫……” 长孙无垢啐了一句,顺手往嘴里扔了一块糕点。 徐风雷被皇帝一顿“夸赞”,却只是谦虚一笑,摆了摆手。 “陛下谬赞了,隋炀帝比我更早想到这一层,只是他步子迈的太大了,咔一下,扯到蛋了。” 他打趣了一句,而后才道, “有此前车之鉴,咱们便该徐徐图之,不能将自己的意图都暴露出来,引起警惕和反对。” “再说了,教育体系没建立起来,民间文盲那么多,一下让他们参加考试,他们也考不过那些有家学底蕴的士绅子弟啊!” 李世民颔首。 “你的想法很成熟。” 他赞同道, “软刀子割肉,要的便是潜移默化,让他们感受不到疼痛。” “所以,要开科举,也该在勋贵士绅阶层之中选取青年才俊,安排他们参加科举考试,顺带在民间全力宣传,吸引人才,这不能太多,占据个两成便够了。” “八成对两成,让他们去竞争!择优录取!” “如此一来,士绅们不会反对,科举制度便能顺利推行,未来再慢慢增加寒门、黔首的份额,最终形成不可打破的科举规制后,再一视同仁,公平考试!” 徐风雷比了个大拇指。 “陛下圣明,谋划深远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