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难以置信-《90后道门天师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或许只是衣冠冢吧。”

    “毕竟,在有些地方,还是有建衣冠冢这种习惯的。”

    费大圣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,于是就随口回答道。

    所谓的衣冠冢,即葬有死者的衣冠等物品代替遗体下葬,而并未葬有死者遗体的墓葬。这是因为死者的遗体无法找到,或已葬在另一处,再于此地设衣冠冢以示纪念。

    衣冠冢还有很重要的一类,就是生基,生基并非人死后所建,而是在生的时候为了给自己消灾祈福,而埋葬的生人衣等。

    关于衣冠冢的源头,从费大圣的认识来看,可以上溯到轩辕黄帝。

    《史记·封禅书》曾经记载:“其来年冬,上议曰:‘古者先振兵释旅,然后封禅。’乃遂北巡朔方,勒兵十馀万,还祭黄帝冢桥山,释兵须如。上曰:‘吾闻黄帝不死,今有冢,何也?’或对曰:‘黄帝已仙上天,群臣葬其衣冠。’”

    这上面就是说的黄帝的衣冠冢,后世比较出名的,还有如史可法的衣冠冢。

    史可法为官清廉,政绩卓著,是明末闻名的政治家,军事家。

    明崇祯十年七月至十二年夏,史可法任右金都御史,巡抚安庆、庐州、太平、池州四府及河南、湖广、江西邻近诸州、县,驻节六安州。

    宏光元年,史可法拜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,督师扬州,竭力协调江北四镇将领,以抵御清兵。

    顺治二年,清豫亲王多铎兵围扬州,史可法拒绝投降,固守城池,后被攻破,壮烈牺牲。多铎因为攻城的清军遭到很大伤亡,遂下令屠杀扬州百姓。大屠杀延续了1o天,史称“扬州十日”。

    扬州城破后,史可法就义已十二天,由于当时天气较热,尸体腐烂不能辨认。

    次年,史可法义子史德威葬史可法衣冠冢于扬州梅花岭下。

    总而言之,建立衣冠冢,无非就是寄托怀念的心思罢了。

    在这神启大6上,建立陵墓显然是没有什么意义的,所以费大圣第一个念头,就怀疑这里也只不过是一座衣冠冢罢了。

    “衣冠冢啊!”

    “这个我也听说过,不过以前真心没有看到过!”

    “花费这么大的代价,只是为了建一座衣冠冢,也确实太奢靡了一些!”

    三皇子听了之后,就有些感慨地说道。

    眼前的这座陵墓,看上去确实是太奢靡了一点儿,光是这建筑材料就顶得上整个神启帝国多少年的收入了,真心是看不下去。

    “走吧,我们进入到内部去看看,这一场暴风雪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呢!”

    费大圣抬头看了看外面的情况,就对众人说道。

    大家于是就沿着陵墓内部的通道,一起慢慢地走了进去。

    在这里面,并没有现什么复杂的阵法设置等等,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物理结构的建筑罢了,所以众人走进来之后,警惕的心情顿时就放松了许多。

    整个陵墓的内部,其实是一个环状结构,或者说是螺旋上升的通道。

    在通道的两侧,似乎有很多浮雕的壁画什么的,由于紫晶壁处于一种半透明的状态,所以看上去不是很清晰,这里似乎已经过了很多年,所以连着紫晶壁上的壁画什么的,也显得有些淡薄了,只是能够隐隐约约地看出一点儿痕迹来。

    费大圣的心里面,也感到了惊讶,因为他忽然有一种感觉,似乎这座陵墓并非是简单的衣冠冢,倒像是一个拥有特殊用途的场所一般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