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0章 岁月【正文完】-《执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顾翌安偏头和他对视。

    远处吹来的风,一阵阵地轻拂而过,枝叶晃动着‘唰唰’作响,淡淡花香由远及近,无止无尽般萦绕在鼻息之间。

    与之相反,白海棠是无味的。

    不仅无味,花语还是苦恋,是跨不过去的生离死别。

    视线微垂,连眼睫都像是被风吹着轻颤了好几下,顾翌安低声开口,不答反问道:“你呢,会觉得苦吗?”

    “不会。”俞锐摇头。

    惬意舒适的时候,他总是习惯性地扣着后颈往后仰,也嘴角挂上点儿看似轻痞的弧度,看似漫不经心,眼神却是明亮而坦诚的。

    “这就是我跟你该走的路。”他接着又说。

    顾翌安眼尾渐渐柔和起来:“那...你想不想听一个秘密?”

    俞锐半挑起眉。

    倾身靠近,顾翌安贴近他耳朵:“其实,医大最早的那株白海棠,是爷爷当年去日本游学时带回来的。”

    俞锐连表情都凝固了一瞬。

    很难说清此时到底是什么心情,俞锐只觉得,他和顾翌安似乎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    明明个性截然不同的,可他们好像又注定了会在一起。

    “所以——”

    顾翌安撤回身,看进俞锐的眼睛,缓慢答出他的答案:“不会苦,因为海棠花就是我跟你的命中注定。”

    俞锐脑子“嗡”地一声。

    命中注定这样的字眼,总是带着无限缱绻和美好。

    何况顾翌安清哑低沉的嗓音格外撩人,总是极其容易地蛊惑他。

    这样不疾不徐地情话落在在他耳边,就像路过的风轻勾了下耳朵,俞锐很难不心动,心跳和呼吸都同时加快了。

    周围人不多,大家都去沿湖路看游园会去了。

    不过光天化日之下,冷不丁从树影里走出几个人是常有的事。

    俞锐身前身后扫眼一圈,也管不了那么多了,就在他扣着顾翌安脖子想要凑上去时,手机铃声不合时宜地响起来。

    电话里,何煦通知他说到时间了。

    俞锐一怔,挂断就往回走。

    怕来不及,俞锐还拉着顾翌安一路小跑,顾翌安不明所以连话都没问出来,俩人转眼就来到了图书馆。

    正午时分,参观校庆活动的都已经散了。

    烈日骄阳下,图书馆前此时三五成群站着的,全都是身穿博士服,头戴博士帽的应届毕业生。

    何煦袋子跑过来:“学长,这是你要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。”俞锐接到手里。

    何煦伸手指了指旁边的三脚架和相机,说:“那你们先换衣服,我还得过去再调整一下取景和参数。”

    俞锐点头说行。

    等人走后,顾翌安看向他手中的袋子,狐疑问道:“这是什么?”

    俞锐先是冲他笑了笑,接着又将目光落在远处临床学院低年级的学弟妹身上。

    “当年你连毕业典礼都没参加,”俞锐顿了顿,嗓音有点哑,“我毕业的时候你也不在...”

    垂眸一声苦笑,他将袋子里的博士服和博士帽相继拿出来:“既然都错过了,索性我们就重新毕业一次。”

    顾翌安怔愣着接过博士服:“重新毕业?一起毕业吗?”

    “对,这次我们一起毕业。”俞锐应声说道。

    毕业曾经是他们之间一道也是唯一的那道分水岭,顾翌安从没想过,错过的时间,还能以这样的方式找回来。

    长久不言,顾翌安看着他,眼底情绪翻涌。

    半晌沉默。

    “既然要一起毕业,”他伸手从西裤口袋里拿出一只长形盒子,盒面是丝绒质地,包装简单却不失精致,“那毕业礼物你想要吗?”

    俞锐垂下眼,呼吸瞬间一滞。

    类似的东西他并不陌生,甚至连看都不用看,他只瞥一眼就能猜到里面是什么。

    长指蜷起又松开,俞锐缓慢解掉丝带,打开盒盖。

    毫无意外,如同大一进校时那样,里面横躺的依旧是钢笔,但令他没想到的是,这次的钢笔不止一只,而是两只。

    同样的深蓝色笔身。

    同样在笔帽尾端处刻有一条游动的小鱼。

    就在俞锐沉默出神,喉咙发酸之际,顾翌安说:“旧的这只笔尖磨损得有些厉害,不过我已经修好了。”

    “新的这只,正好想在今天送给你。”顾翌安顿了顿,抬起的眸光中盈满温柔,“就当是补一份迟到的毕业礼物。”

    指尖触及那只掉漆褪色的钢笔,俞锐哑声道:“我还以为,它再也找不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,他一直都在我这里。”顾翌安轻搂着他的腰,嘴唇贴在他耳边,“旧的是你的,新的也是你的,从前是你的,以后都是你的。”

    俞锐仰头闭了闭眼。

    “学长,宣誓要开始了!”何煦远远地冲他俩喊了声。

    俞锐蹭了蹭鼻子,转头望去。

    图书馆门前,希波克拉底雕塑之下,即将参与宣誓的毕业生早已横纵成列,整齐划一地站成好几排。

    大家此时全都齐刷刷跟着往这边看。

    俞锐对所有医大同学来讲都不陌生,顾翌安刚参加完实验室剪彩活动,连衣服都没换。

    除非失忆,否则不可能有人不认识他们。

    眼见俩人穿戴整齐,和他们一样身穿博士服,头戴博士帽走过来,所有人集体震惊,连表情到眼神都写满惊讶,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叫声“学长”。

    迈步上台阶,俞锐和顾翌安站立到最后排的正中间。

    人到齐之后,院长笑着冲他俩点了下头,而后转身,右手握拳轻抵在太阳穴,开始朗诵誓词:“吾立誓于此...”

    “吾立誓于此...”所有人集体复诵。

    这段誓词出自于顾景芝之手。

    其他毕业生也就新生入学宣誓时念诵过一次,八年医大生涯过去,誓词早就忘了,此时还得低头看着手里的稿子。

    俞锐和顾翌安却想都不用想。

    无论当年还是现在,他们早已将这段话融入血液,刻进骨髓,字字不忘。

    甚至不止是誓词。

    就在他们身旁矗立的石碑上,遒劲的字迹依旧出自顾景芝之手,那是临终前,顾景芝亲笔写下的八字箴言——

    仁心无涯,生生不息。

    灼灼烈日之下,于是整条杏林路都回荡着无数医大人念诵过的那段誓言。

    声声有力,字字铿锵。

    “吾立誓于此,从今往后,吾将以赤诚、以热爱献生医学事业,竭全力除人之病痛,守医者无上之荣光,敬生命以健康、以自由。”

    最后一字落地之时,顾翌安左手指间滑进一圈冰凉。

    心跳陡然加速,他抬起手,看着无名指上套着的素戒,戒面还折射着金灿灿的光,甚至刺得他有些睁不开眼。

    “你——”只发出一个音,顾翌安便再也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俞锐拉起他的手,将另一枚戒指郑重放在他的掌心,对他说:“毕业礼物,我也准备了。”

    四周都是人,宣誓完毕,大家各自呼朋引伴开始拍照,就他俩还在原地站着,额头被阳光照得冒汗。

    俞锐轻抬眼眸,目光灼灼地注视着顾翌安。

    想起刚才顾翌安说过的话,想起十七岁那年他许下的承诺,俞锐抿了抿唇,于是道:“从前是你,以后是你,理想是你,爱情也是你。”

    顾翌安猛地闭眼,连呼吸都停了。

    长睫颤抖,眼底的水光逐渐浸染至眼尾,他努力平复着内心剧烈起伏的情绪。

    过了好一会儿,顾翌安缓慢睁眼,眼底清亮却发红,他将手中的素戒缓缓套入俞锐左手的无名指中。

    没有婚礼,也不会有。

    但他们的爱情和理想,好像从来无法分割。

    所以俞锐想了很久,只觉得今天最合适。

    他举起手,正对太阳,微眯起眼睛看着手上的戒指:“翌哥,你还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吗?”

    “6月8号,”顾翌安唇角微扬,“去年我们在南城重逢的日子。”

    俞锐猛地转头。

    无巧不成书,的确,今天的日子太特殊了,不止是医大的生日,同时也是他们分别十年重逢的日子。

    本以为顾翌安不会记得,没想到竟连片秒停顿都没有,顾翌安直接给了他最想要的答案。

    很难不惊讶,俞锐半张着嘴唇,好半天才又问:“那以后每年的今天,就是我们的纪念日,怎么样?”

    就算俞锐不说,顾翌安也正有此意。

    他应得干脆,语气沉稳郑重:“好,以后每年的今天,就是我们的纪念日。”

    烈日当头,皮肤晒不到几秒就火辣辣的,其他人都走了,何煦搬着三脚架过来,问俞锐:“学长,还拍照吗?”

    “拍,当然要拍。”俞锐说完转向顾翌安,“翌哥,我们也一起拍张毕业照吧?”

    “想怎么拍?”顾翌安轻挑眉梢。

    俞锐笑笑,拉着他站定到路中间。

    眼前是挺拔矗立的双子塔图书馆,身后是笔直延展的杏林路,这里是他们相识,重逢。

    甚至也是他们被迫分离,走散十年的开始。

    像是重回十一年前的那个傍晚,俞锐转头看向远处的杏林苑,看向他青春落幕前的最后一天。

    而身旁的顾翌安微微抬眼。

    视线掠过蔚蓝明净的天空,转向身旁。

    头顶阳光依旧刺眼,俞锐额头冒着细密的汗珠,宛如他当年骑着自行车飞奔而来时那样,晶莹的汗珠里依旧折射出金灿灿的光。

    他们不约而同看向对方,深深凝望。

    “学长,回头!”听到声音,他们默契转身,同时牵起对方的手,十指相扣,掌心相贴。

    十年像是一场巨大的轮回。

    闪光灯猝然亮起的瞬间,视线仿佛穿过漫长岁月,脑海中的画面也如电影镜头般,一帧帧疾速倒退。

    最终,青春在镜头里重新定格。

    而彼时,杏林长荫葱绿依旧,风雨兰灼灼盛放,白海棠寓意的生离死别,他们全部一一跨过。

    于是,后来那些细碎的时光,都在指尖勾缠着化成柔情似水。

    岁月悠长美好,余生静谧温柔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正文完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