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四章 军营观兵-《重生之赵武天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出了王城,既然是准确去军营,自然也就选择了骑马。肥义还好说,本身就是将领出身,带过兵打过仗,别说骑马了,就算是让他做个马术表演也易如反掌。而赵雍则是到了赵国来之后,才开始学着骑马,忽忽五年光景,倒也似模似样,普通的马术动作,倒也难不住他。

    插箭岭在大北城的西侧,因地形多变,又拱卫邯郸,故在此地设置高台,驻守部队。这里是邯郸城守军军营所在,包括车兵、步卒和骑兵,都在这里进行训练。现在的守军将领,正是赵雍之前侍卫,从齐国回来之后升任为都尉的赵广。

    赵雍路过大北城,想起了多日未见的鹖冠子,也就顺路去了一趟庞暖家,没想到刚到庞家,就看到庞暖正和一个比他还要小上几岁的小孩练习武艺,鹖冠子则站在一旁,静静看着两人对攻。赵雍忍不住好奇上前询问,没想到反让鹖冠子的回答吓了一大跳。

    “这位公子,就是廉武将军的儿子,名唤廉颇。小小年纪,武艺不错,而且喜欢兵法战策,吾正好悠闲,便将他一块邀来,和庞暖一块学习。据我所观,此子若是多多锻炼,定当时独当一面的将帅之才。”鹖冠子得意洋洋的说道,好像为自己发现了这样一块璞玉而高兴。

    赵雍吃了一惊,没想到眼前这个被庞暖打的满地找牙,却不哭一声的倔强小孩,就是举世闻名的战国四大将之一的廉颇!这可算得上是自己进入战国时空以来,认识的第一个名将了。

    然而廉颇此时不过五六岁的模样,除了眼神倔强,不会认输,即使被庞暖追着打,也依然不讨饶之外,根本看不出一点名将的风范,或许是年纪太小吧。鹖冠子既然对他有信心,自己也就不要再去拔苗助长了。

    是以,赵雍和三人说了准备去插箭岭一观之后,带上几人,浩浩荡荡的出了西门,行不多久,就到了大军的营门之前,而已经接到命令的赵广,早就等候多时了。

    几人在大营门口寒暄几句,就纵马朝着军营内走去了。

    赵国是实行郡县制的诸侯国之一,每个郡的长官是郡守,负责一郡的政务,除了个别驻守重要军队的郡需要将领亲自领兵之外,其他郡守的职责也包括了军务。平时的工作除了负责治理好本郡政务,还要担负一部分征兵和组织训练的任务。

    赵国的征兵制正是建立在这种郡守负责制的郡县制之下,通过各郡的户籍制度,将整个赵国的青壮劳力控制了起来。

    每个赵国男子,每到十六岁,就要去登记户籍,这种户籍叫做傅籍,也称作为附籍。不过在征兵的时候,并不是都是全国动员的,一般情况下,都是动用交战附近的士兵,这样一来可以加快征兵的速度,第二是便于组织士兵抵抗,激发百姓的乡土之情,最重要的是,粮草筹措起来也非常方便。不过,一遇到大的战事,需要全国动员的时候,赵国还是会动员整个国家十六岁以上的傅籍士兵的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