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八章 卷甲之士-《重生之赵武天下》
第(2/3)页
首先,整个大营从内到外分成了三个部分。外部是步卒营,中间是车兵营,里面是骑兵营,最里面就是营帐。
根据鹖冠子的建议,步卒营和车兵营都在骑兵营左近扎营,与骑兵营互为犄角,中间是将军大帐,负责总体练兵事宜。
插箭岭大营的练兵总兵官依然是赵广,他主要的工作,就是负责三大营的训练,总体督促训练事宜,但是每一个大营,都有一名都尉负责具体的训练事宜,一般情况下,都是由各练兵都尉负责练兵,赵广只不过帮助协调所需条件,保证练兵正常进行。
而他离开之后的骑兵都尉一职,交给了新来的李拙。经过人生中两次战役的磨炼,李拙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来到了这支名叫“百金”的骑兵队伍中,赵雍将自己对骑兵的构想全盘而出,让李拙训练出第一支能够单独完成作战任务的骑兵,兼具机动性和破坏力,成为名副其实的骑兵部队。李拙也因为这个职位,成为赵国国内最年轻的都尉。
经过和吴广赵豹的商议,插箭岭的另外两只部队也完成了修整,步卒以“卷甲”为名,训练之法与所用之装备,皆取自魏武卒。实际上,三晋之中,步卒都是最精锐的存在,这不但是因为三晋之地民风彪悍,士兵体格壮实可靠,最重要的是,三晋的风土环境,造就了这片土地上不一样的士兵素质。而这次,赵雍就是通过魏武卒的选拔之法,挑选步卒五千人,进行赵国武卒的训练工作。
这五千步卒,皆着重甲,手持长戈,背负大盾,腰悬铜剑,还有弩箭等装备。所以挑选的士兵,必须要能完成负重的测试,每天还要进行大强度的负重训练,当然,弩箭的射击也是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。赵雍虽然没有练兵的经验,但是一点不妨碍他将未来的练兵之法拿出来使用。赵雍特地为“卷甲”设定了负重训练,要求所有“卷甲”之士,从早晨训练开始,必须负重一钧(秦汉一钧等于30斤),除了吃饭之外,不能解下,完成长跑、弓箭射击、兵阵操练等任务。即使如此,在面对魏武卒六十斤的负重记录面前,依然比较少。
“也就是说,魏武卒一般情况下,都是负重六十斤吗?”赵雍看着赵山—这也是赵氏公族里面的一位老将军,和赵希一样,都已经年过花甲,但是依然矍铄。唯一不同的是,赵希是车兵将领,更多的是经验取胜,而赵山认为自己年龄过于老迈,还是做些训兵练兵的工作比较合适。因为跟随赵肃侯参与过多次和魏军的交战,是以被赵雍找了过来,训练“卷甲之士”。
“不错,魏之武卒以度取之,衣三属之甲,操十二石之弩,负矢五十,置戈其上,冠胄带剑,赢三日之粮,日中而趋百里。不仅如此,所有士兵到达阵地之后,必须能够立即投入战斗。如此,才成就了魏武卒的百战百胜之名。”赵山一边说,一边向赵雍解释着魏武卒称雄中原的原因,至少在这位沙场老将眼里,这样的一支部队的实力,是相当恐怖的。
“日行百里,还要立即投入作战。”赵雍点点头,“的确非常厉害。”两人正在卷甲营的旁边,观看着所有士兵正负重跑步,整个操场都满是尘土,而在这灼热的天气里,任谁跑起来,都是一身汗,而赵雍的选拔标准却是,让一万士卒负重跑,一直跑到结束,能够剩下多少士兵,就用多少士兵。期间,如果跑不动视为自动退出,退出后的士兵会转到后勤部队。然而留下来的士兵,会成为卷甲的一员,不但可以获得三亩上等土地,而且免除全部的徭役和税费。就这样的福利待遇,也就值得所有人拼命了。
“的确,当年吴起以魏武卒为主力,五万步卒大破五十万秦军部队,可见并非虚言。”赵山花白的头发在风中飘散,看着正在奔跑的士兵,心中却想着,自己能不能将这些士兵训练成和魏武卒一样的精兵部队呢?
“老将军不用太过悲伤,我们虽然不一定练出魏武卒那样强悍的部队,但是能够训练一支属于我赵国的步卒精兵,也同样可以了。”赵雍看着老将军,不由得安慰道。赵人好斗,遇到强敌更加兴奋,所以这位老将军有想和魏武卒一战的心思,倒也和大多数赵人一样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