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章 一唱一和-《重生之赵武天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时不我待矣,老将军。无论是三胡、中山,还是秦齐楚魏,甚至于燕国,都不给我们时间。我们能做的,就是抓紧时间。”赵雍说到:“孤和四卿们商议,用两到三年的时间,打造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,总数应该在一万左右,同时,维持现有的车兵规模不变,整训现有的步卒,同时装备一支总数在两万人左右的精锐步卒。以此作为征伐三胡和中山的主力。也就是说,在未来两三年中,赵国的士兵训练将转移至代地。”

    “两到三年?是不是有点仓促?”赵希有些疑惑到。

    “不仓促,甚至有可能提前。”肥义解释道:“根据我们潜伏在中山和齐国的密探回报,中山王和齐王,都已经陷入了重病之中,身体孱弱,加上国事愈急,可能在两三年之内,这两个国家都将变天。到时候,两国自顾不暇,正是我们可以北上的好时机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。”赵希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所以,这两到三年的时间里,赵国需要一边应付庞大的费用开支,一边还要做好防御他国进攻的准备。这样的做法,无疑带给赵国沉重的负担。”赵雍说着,看向赵希,“因此,孤才不得不希望通过维新,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。”

    终于,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,终于兜回来了。赵希心想,那么赵雍的目的也就呼之欲出了,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支持他的维新政策,特别是在朝廷内部对此尚有微词的时候,如果赵希能够全力支持的话,将会压倒一部分反对的声音。这才是赵雍令他回邯郸述职的原因所在!

    就像是一个公司,赵国的CEO赵雍深刻的觉得,想要自己的人上位,贸然火箭式的提拔是不可取的,这样只会加快公司内部人员的内斗,最后损害的将是整个公司的利益。那么只有在扶植一些人的同时,给之前的元老们点甜头,只要他们不阻扰维新的举措,他都可以视而不见。只要变法的措施得力,国家得到了发展,自己所提拔的势力就会越来越强大,这些人就成为了他的“时势”。就像是温水煮青蛙,若是刚开始,就大刀阔斧的改革,造成旧势力的反扑,其结果就是国家内耗严重。

    根据管理的二八法则,一般情况下,影响局势变化的80%,都是其中20%的人在起作用。赵雍要做的,就是抓住这20%的人,分化打击招揽,让他们只听从自己的控制。从而达到自己的改革目的。

    可见,赵雍蛰伏三年,并不是一味的死读书,而是筹划了太多事情,也算是一鸣惊人了。

    但是对于赵希来说,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,昨天周昭的话言犹在耳,若是军事改革的结果对于自己有利,自己也不会反对,但是万一真如周昭所言的话......

    赵希想了想,说到:“君上的维新之策,的确是改变国力的良方。然而国家要稳,军队更要稳,若是因为军队的维新出现不稳的情况,就悔之晚矣了。”

    赵雍得意的看了一眼肥义,后者苦笑不已。原来之前,赵雍就向肥义说过,赵希肯定会主动说起军队改革的事情,现在果不其然。

    “军队自然是要稳的,这一点赵老将军不必担心。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军队的改变都会出现在兵种配置上,很多老将军,包括宗室将领,只要能力出众,都会留任。”赵雍先给了他一颗“定心丸”。

    “那就好,那就好。”赵希擦擦冷汗。

    “不过,老将军,很多将领在其位而不谋其政,甚至于没有过多的才能,只不过依靠父辈荫庇,而留任在重要位置。这种事情,还是必须谨慎对待的。”肥义今天的角色就是唱白脸,当然要把赵雍不方便说出来的问题坦露出来。换成其他人,还真不合适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