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七章 赵国党争-《重生之赵武天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随着维新之事渐次铺陈开来,以公族世家为主的邯郸系官员慢慢发现,维新虽然尚未触及自己的利益,但是很多政策已经造就了一批既得利益者,随着维新之策渐次深化,对自己的地位会越来越威胁,于是他们开始绸缪阻扰新法的执行。

    他们的对手,就是赵雍有意扶植的代郡系官员,而这些官员,也是这批既得利益团体里,最重要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所以,抛开赵俊案本身不谈,这件事情的实质,就是邯郸系官员向代郡系官员进行的一次反攻。只不过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,一个是当今君上的叔叔,司空赵成,一个是当今君上的老师,司寇肥义。

    出现这样的情况,也是因为赵雍有意在两派之间谋求平衡的维新政策,而不是激进的进行改革所导致的。

    如此,才有了大朝会上,如此针锋相对的一幕。

    虽然这件事情最后不了了之,在赵雍的干涉下,代郡系官员维护了原判,邯郸系官员暂时受到了挫折。也借着这股风声,赵雍适时的推行了代地的军事改革。但是在其他地方的推行,多少有些不顺利。

    “是以,某猜测,君上定然将在最近一段时间,进行一次军事行动,一来检验新式骑兵的战斗力,二来,也是为了堵住那些反对派的口舌。”楼缓说道。

    赵固思量一阵,遂说道:“原来如此,难怪赵希赵老将军亲自来代王城督促骑兵建设,恐怕他也听到了些许风声了吧。”

    “不仅如此,恐怕你老弟也要多准备准备。若是新式骑兵和军事改革事情推行不利,恐怕这代郡相邦之位,就要换人了。”楼缓打趣说道。

    赵固何许人也,对于楼缓言辞中露出的些许信息,敏锐的把握住了,遂眉开眼笑的说道:“如此,恐怕君回邯郸之期,也必将不远了!”很简单,若是赵固被撤掉这代郡相邦之位,那么归属必然是楼缓,反正左右有赵希和李衍盯着,倒也不怕他翻出什么花样来。若是赵固依然是代郡相邦,那么楼缓就要离开代地,前往其他地方督促维新之事了。或者回邯郸,加强代郡系官员的势力。

    所以他才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,提醒自己要做好这两件事情。因为他真的不希望,留在代地成为相邦,因为那样,自己早晚被邯郸那群人玩死。

    有时候,政治就是这样,立场不同的两个人,可能会因为某些利益上的一致性,达成暂时的结盟。

    比如楼缓和赵固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