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五章 再次攻城-《重生之赵武天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随着赵雍一声令下,传令兵挥动着军旗,身后的军鼓开始咚咚作响,赵军蓄势待发的攻城作战正式开始了。

    听闻鼓声之后,北、东和西三个方面的攻城部队开始发起进攻。

    赵军的进攻似乎和之前没有什么不同,弓箭手率先发动攻击,石邑城两侧的马面上,依然还有很多的中山士兵予以还击。不过,由于战争已经进行了将近一个多月,很明显中山军内的弓箭储备开始告罄,中山军也不敢再远距离上和赵军进行对射,因为距离越远,攻击力就越小。反观赵军,不但身后有后勤部队的供给,还有周围的村庄予以补充。所以这样放肆的箭雨攻击,还是如此犀利。

    两军对射持续的同时,赵军的钩撞车部队开始进入了攻击序列。钩撞车和撞车颇有些不同,撞车是在简易的车棚之内,撞上撞锤,并用当部队行进到城门下时,撞车内的士兵通过车顶躲避敌人的进攻,同时推动撞锤,利用惯性对城门进行破坏。一般情况下,撞锤都是两端的圆滑,撞城门的那一段,还包裹着青铜的虎首等,所以一般也叫作冲车。

    所谓钩撞车,则是类似于现代战争中的轻型装甲车,车辆也是有顶棚,一般分为两层,一层放置长柄武器,一层载入士兵。通过士兵的推动,将钩撞车推到城下,士兵就这样到达了战场,稍后可以通过飞钩,勾住城墙向上攀爬。

    当然,这样的攻击方式,对于攻城的伤亡非常大,所以当钩撞车进入战场的时候,必须要加强远程火力的进攻,才能阻止对攀爬部队的狙击。同时,赵军后续的填壕车队,推动着一辆辆装着沙土的车辆移动到护城河外,开始进行填土作业,保证后续部队的进攻。而早就蓄势待发的扬尘车,也移动到了城墙之下,将漫天的蓝色,掩盖在了黄色的尘土之下。这两种小车互相配合,给守城的中山士兵造成了极大的影响,根本看不到那些钩撞车带来的士兵,是不是已经开始攀爬。只是不断的被赵军制造的烟幕呛的不停咳嗽。只是听着城下车轮声阵阵传来,似乎赵军还在不停的往前运输士兵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赵雍所在的南部城门,也奏响了进攻的序曲,然而,南部的赵军所摆出的阵势,到让中山军一时半会看不出端倪。而事实上,也没有时间给他们去想想,赵军的抛石机就开始的狂轰乱炸。这让中山士兵不得不躲入城墙中,静静等待石雨的结束。

    但是很快,他们就发现了问题。

    若是从城墙上看去,赵军的抛石机似乎始终固定在赵军方阵的左翼,而不是像其他三个方面一样,一字排开,多面打击。这样的布阵,结果就是左翼的抛石机,攻击的轨迹就固定在了左翼。

    似乎赵军的抛石机都集中在了南面,南面的赵军也打定了注意,坚决不进行远程攻击,只是坚定的使用抛石机进攻自己的左面城墙。就在其他人还在纳闷的时候,终于有人说道:“不好,左面的城墙,是昨天刚砌的!”

    之前就说过,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墙,即使所谓的坚城,比方说大梁,也多是采用土坯堆砌而成,还没有出现土坯和砖石相杂使用的先例。这个问题,赵雍还真的询问过身边的大臣,赵成就说,虽然石料使用并非太过困难的事情,但是与土木结构的城墙相比,不但费时费力,而且费用消耗也极其庞大。而且城墙这个东西,说白了也在于抵御得法,中原混战多年,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打造这样一座石料筑就的坚城,恐怕没修建好,就被敌人打过来了。所以土坯,就成了筑城的首选材料。

    土坯筑城的好处显而易见,就是修复比较容易,只要人力充足,完全可以很快就修复一面城墙。然而缺点同样明显,那就是刚刚筑就的城墙,其坚固程度很低,非常容易被抛石机等攻城器械攻破。而赵雍就是在昨日,发现了石邑城南门的城墙,左边这一部分有很多修缮的痕迹,所以他才知道,这一部分的城墙坚固度一定非常低,只要集中所有的抛石机,集中攻击这一个地方,那么很快就会有突破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