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 风雪大梁-《重生之赵武天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富丁的话,让坐在一旁的陈轸眉头一挑,升起些许的疑惑。连公孙衍都有些喜出望外,没想到自己还是小瞧了赵雍的胸襟气度。

    “如此可见,赵王胸襟气度,当非凡人。”他高兴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不过,君上也曾言及。”富丁继续说着,“既然是相约,定然要有统一协调之人,所谓蛇无头不行,鸟无头不飞。几国合纵,若无统一之人,断无可成事之理。”

    在座诸人一听,顿时明白富丁是什么意思,但是这事由赵国提出来,颇多匪夷所思,难道他赵王想当着合纵之事的纵约长?于是,齐国使者坐不住了,正要质问富丁,却见他说道:“我家大王的意思,是推举犀首先生为纵约长。”

    陈轸的眉头又是一跳。

    鹿毛寿其实想法不大,燕国一直被其他几国排挤在外,定然是没有资本抢这个纵约长的,甚至燕王对于合纵之事,也不甚热衷。只不过,若是齐国出兵的话...他转身看了一眼旁边的齐国使者,后者显然并不打算出头。

    无论别人怎么想,魏王嗣觉得自己有些尴尬。假如说赵国提议赵王、或者楚王当这个纵约长,他是没意见的,毕竟大家都是大王,只不过我魏嗣刚刚成为魏王,资历不够,也不敢奢望。但是你提议一个我手下的大臣,把我这个大王往哪里搁?

    公孙衍也是一般的想法,本来他和魏王嗣之间就有些隔阂,特别是惠施和自己不对付导致魏王对自己不待见。如果真的如赵国所说,自己当了纵约长,那魏王的身份就过于尴尬了。他瞟了一眼富丁,心里却想着:这个赵王,这次又想搞什么?

    “公孙衍虽有薄名,但是威望不够,资历不足,况且...这秦国如出笼之猛虎,公孙也颇有些责任,多年以来,每每思之,不免有些自责。平生所愿,唯有以半老之躯,绵薄之力,力拒秦国。若能圆此心愿,此生足矣。如何还敢奢谈指挥六国呢?”

    富丁还要再言,公孙衍立刻接到:“如此,某推荐楚王当纵约长一位。其他合纵之国,当听从楚王之号令,合纵抗秦。”

    众人听此一言,纷纷看向一直不言不语的陈轸,之间他气定神闲,缓缓说道:“秦国之强势,之于楚国来说,亦是危险。是以楚国对于秦国之患,楚国亦能感同身受。楚国虽然愿意同诸位一起,力拒西秦,但是这纵约长之事,非某能够自专,还要同大王商议之后再定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,对于拒秦之事,但凡楚国力所能及之事,自然是不会推辞。”

    众人品味一番,觉得陈轸这话虽然说得有理,但是总觉得透着不靠谱。不过,陈轸的确并非楚国核心之人,想要他立刻答应,的确非常为难,只能说恭维一番,各自散了。

    “赵王之心,某大约能够猜测一二了。”

    大梁的城门下,赵国使者的马车已经远远离开了,渐渐消失在风雪之中,公孙衍和陈轸站在那里,看着影子越来越模糊,陈轸忍不住说道。

    “嗯。”公孙衍点点头,“可能对于赵国来说,他们既希望看到一个对抗秦国的合纵能够形成,降低来自秦国的威胁,又希望魏国不要强大,像当年的魏王一样吧。”

    当年魏武侯死,魏惠王和公仲绶争位,韩赵两国因此对魏国用兵,将魏惠王围困在浊泽,眼看就要歼灭魏惠王。但是这个时候,韩赵两国在处置魏惠王的方式上出现了分歧。韩国主张将魏国一分为二,分而治之;而赵国希望立公仲绶为魏王。实则,两国各有各的算盘:韩国将魏国一分为二,可以谋夺魏国的土地为己用,而且两个魏国内斗,对于赵国也能形成牵制。而赵国之所以立公仲绶,无非是希望能够让其感念恩德,从而牵制韩国,自己能够安享河内之地。

    两国的分歧,直接导致韩国的撤兵,浊泽之围被解,魏惠王安然无恙,终于励精图治,在马陵和怀边先后击败了韩军和赵军。也算是雪了一段耻辱。

    如今,赵国提出由公孙衍担任纵约长,绝口不提魏王嗣,无非是继续挑起魏国的内斗,让魏王和公孙衍本来就不和睦的关系之间再填上一些嫌隙。保证魏国短时间无法凝神聚力罢了。只不过,其在合纵事情上的态度,倒也出乎他二人的预料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