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一章 一触即发-《重生之赵武天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将赵人赶尽杀绝!”“将赵人赶尽杀绝!”众多部落首领纷纷高呼这最后一句,似乎胜利已经唾手可得一样。

    “大王似乎还有心事。”

    空寂的帐篷里,欢乐的人群早已离开,只有楼原和令狐野两个人。这让令狐野颇有些意外,事实上,楼原很少单独和自己相见,对待自己,也和其他族长没有区别,却不知今日为何要作出此事。不过,楼原此人心狠手辣,单独留下自己,未必会有好事。

    “此番留下林胡王,自然是有要事相商。”楼原换上了一副笑脸,站起身,走到令狐野面前,“林胡王当知道,我等部落,和那中山虽然同为北狄之后,但是和他们,还是多有不同的。”

    前文说道,中山国乃是北狄之后。狄,那是周朝之时,华夏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谓。所谓华夏,即:中国有礼仪之大,故称夏;有服章之美,谓之华。上古时代,“华”和“夏”两字同音,本是通用。《左传》言:裔不谋夏,夷不乱华。这里华即为夏。华夏族指的是以黄帝部落、炎帝部落和九黎族的蚩尤部落,以及部分东夷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,这些部落多在黄河流域。周朝时,将尊周礼之族人部落称之为夏人,统称诸夏。而作为区分,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非华夏之人,称之为东夷、南蛮、西戎和北狄。

    周朝之后,诸侯分封各地,为了能够生存下去,纷纷强大自己,特别是齐、楚、秦、晋四诸侯,由于封地多在四夷周边,是以在扩张土地的过程中,和四夷产生了长久的战争。而这个时候,所谓四夷实际上并不是所谓游牧部落,还多是以步兵为主,落后的生产力和生活环境,导致他们在和占据优势地理环境、能够安心发展耕作鼓励生养的诸侯作战中,处于弱势一方,开始了和中原各部落的融合之路。实际上,在春秋时期,与四夷通婚并不是可耻的事情,著名的晋文公重耳,其母就是狄人,而他的妻子季隗更是狄人的一支廧咎如的公主,而季隗的姐姐叔隗则是晋文公的好友、赵国先祖赵衰的夫人。

    后来,晋悼公的大臣魏绛提出和戎之策,取信于狄族,狄族开始渡过黄河而东迁,在滹沱河流域定居下来,建立了中山国。而由于和戎之策,越来越多的狄族开始内附,和中原之人融合,狄族这个称呼开始消失在人们口中,代之以部落名,而中山国就是狄族中鲜虞部落内迁而来。

    狄族实际上并不能称之为一个国家,顶多算是一个部落联盟的政权,有部落内附,自然就有不内附的部落,这些部落在大河两岸、大青山南北地区生活,开始驯化牲畜,适应游牧生活,习惯了弓马骑射,这些部落才开始被称之为“胡人”。和其他部落一样,胡人和胡人之间为了作出区别,也有各自的称呼,比如楼烦、林胡都是胡人,只不过部落不同而已,而所谓匈奴,实际上也是北狄的一支,只不过这个部落比较强大,对其他北狄部族进行征伐和融合,才有了匈奴。大家都是匈奴,为了表示区分,你叫匈奴丘林部,我叫匈奴呼延部罢了。

    所以楼原说楼烦、林胡和中山都是北狄之后,是没有错的。

    “中山人内迁之后,逐渐少了我等习气,受那晋侯的引诱,进入了中原,先是被魏国所灭,如今复国之后,又被赵国打的苟延残喘,早已不复昔年光景。”

    “匈奴虽然是我北狄同胞,但是残忍嗜杀,对于其他部落更是兼并征伐,实非善类。只有你我二族,相亲相近,方能在匈奴与义渠戎之间,夹缝生存,此共患难之情,绝非一朝一夕可成。”

    林胡王开始觉得头皮发麻,没想到楼原这个人抒发起感慨来,也是像模像样的,甚至有种闻者伤心,听者落泪的冲动,如果不是见识过他的残忍暴虐,绝对会被他蛊惑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