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六章 剑拔弩张-《重生之赵武天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末将以为,我军应该直接攻击楚军的大军所在的析邑,然后顺着析水南下,攻克丹阳,再入楚境。”
    “末将以为不妥。”另外一个将领说道,“我军此行的目的,应该是夺下楚国的丹阳。既然如此,大军完全可以不用理睬析邑附近的楚军,直接进攻丹阳。”
    “直接进攻丹阳,对于我军来说太过危险。楚军在析邑集中,若是我军进攻了丹阳,楚军就会发兵前后夹击我攻击丹阳的部队。”
    手下们吵得不亦乐乎,魏章自己也在犹疑不决。从稳健的角度来说,从析邑再进攻丹阳,是一步求稳的棋路。攻下析邑,顺着析水顺流而下丹阳,可以说是占尽了地理优势。
    然而楚国人也不是傻子,析邑更是在秦楚边境上的重要城邑,历来都是重兵把守,想要轻易攻下此城,殊为不易。若是在析邑耽搁太久,不但无法攻下丹阳,恐怕也无法给予楚国人太多的牵扯。
    难道,真的要冒险攻打丹阳吗?
    秦楚两国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,身在漩涡之中的秦楚两国自然是枕戈待旦,须臾不敢放松,而被波及的韩魏两国,又何尝轻松的起来呢?
    韩宣惠王躺在病榻之上,说一句话,似乎都能要了这位大王的性命,他知道,就像是曾经叱咤风云的魏惠王一样,他的生命也到了尽头,在这个时候,他最关心,却不是正在被楚国围困的雍氏城,而是眼前跪着的一群大臣,和两个公子。
    太子奂和公子仓,两个人似乎也知道接下来将面临什么命运,比起自己的父王奄奄一息,他们似乎更在意自己接下来将何去何从。与他们一样,张开地抬起头,看着病榻上的韩王康,眉头整个皱在了一起。韩王病重的消息,在韩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,很多人都知道,但是楚国围攻雍氏城,还是让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吃了一惊,以致于一病不起。这个时候,若是真的撒手人寰,那么这王位的继承人......他转头看了一眼公仲侈,后者面无表情,似乎对于这种事情不太在意。仔细一想,张开地才心中了然:是啊,无论是太子奂还是公子仓,公仲侈是他们俩的师傅,总归是安全的。
    哪像自己一样,只能凭借着韩王康的宠信,但是接下来,自己该如何自处呢?
    韩王康努力睁开眼,看着眼前的两个儿子,这两个人都非常优秀,也足以成为下一任的韩国大王。太子奂临事果断,处事公正,当太子这几年,也颇有些建树,在朝野上下也算是威望甚高。在他的身后,是张开地等一群支持的合纵抗秦的大臣,特别是张开地父子,就是其中的翘楚之辈。这也是太子奂所支持的外交策略。
    相比较起来,公子仓稍显稚嫩,但是胜在为人处世圆滑,讷于言行,但是心思缜密,轻易不言,但是所言又每每必中。
    除此之外,公子仓在合纵抗秦,还是连横秦国这件事情上,态度是非常暧昧的,即使是自己询问,韩仓也未曾表达过自己的立场,这是这种城府,让韩王在这个时候,出现了犹豫。
    若是选择太子奂继承王位,那么雍氏城之战,以秦国对太子奂的态度,恐怕秦军会调转枪头,进占韩国其他城池,而太子奂,也将不再与秦国虚与委蛇,而是结盟赵国共同对抗秦国。
    而若是公子仓继位,以他的处事态度,就不会这么顺从的站在的赵国等六国一边,而是继续和自己一样,在秦国和六国之间寻求合作和妥协。既不是六国的挡箭牌,也不是秦国的跳板,这样韩国才能继续生存下去。
    到底,该如何选择呢?
    “令张开地任上党郡守,太子奂......”
    “张开地去了上党郡当郡守,太子奂废黜太子位,降为公子;太子仓成为新一任韩国大王。”赵雍将手中的竹简放在几案上,苦笑着说道:“韩王真是用心良苦啊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