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六章金樽-《我在三国做神算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有钱的世家感叹这趟来的值,终于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酒,光这酒香味,就够回味多日。

    普通的平民百姓,心里却是骂开了:酿的,让我闻这种好酒的酒香,以后那些浊酒,我还如何喝的下?

    “酒,你们都见识到了,不贵,一千西域币一瓶。”秘书手里又拿上了两瓶金樽。

    一千西域币?

    普通工匠整整三个多月不休息的酬劳啊。

    现场慢慢的变得雅雀无声。

    “一千西域币,我要一瓶。”角落里有人喊道,典韦认得,便是刚刚拼财力没有拼过人家的世家公子。

    “好,来,上来,交钱领酒,今天台上售出的酒,是酒厂出厂的第一批金樽,是有蔡文姬夫人亲笔签名的,你买了绝对值。”

    典韦临时当起卖酒郎,一手收钱一手递酒。

    “两千西域币,我要两瓶。”

    “我要一瓶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典将军,这酒能收多久啊?”有认得典韦的工匠在那里大声问。

    “这是高度酒啊,只要你不拿到太阳底下去暴晒,收藏个三、五年,绝对没有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也要一瓶,大不了当三个月没有做工。”

    有人起头,很多工匠咬咬牙,涌上台子抢购。

    酒厂厂主准备了千瓶金樽,不一会便被抢购一空,最后不得不又临时拉来千瓶应急。

    再拉?

    没有了。

    蔡文姬亲笔签名的,只有两千瓶,给长安城里准备的一千瓶,全给拉来了。

    有了汉中的经验,典韦和厂主,一起拉了五千瓶金樽到长安城张广府上,找蔡文姬签名,在医士院赛点出售。

    那些咬咬牙抢购的工匠,都没有亏。

    大比武还没有结束,当时不在出售现场的世家家主、少主什么的,开始高价收购这些金樽。

    第一批金樽,又有蔡文姬亲笔签名,若是保存得当,收几十年都没有问题。

    这些人的商业触觉,让他们意识到,这一批金樽,以后涨个十倍,根本没有问题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