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后生仔,你说的这些事,日日都有发生,经常有发生,如果你是阿sir,找我没用,要找里面的话事人才行。” 这位阿婆看到其他穿着警服的阿sir,还以为杨铭也是一位阿sir。 看来九龙城寨里面的治安真的很差,这位阿婆早已习惯了。 “阿婆,我不是差佬。” 这个时候,一位阿sir说道:“阿婆,这位是香江的杨爵士,也是太平绅士,你有什么困难,或者什么问题,都可以和杨爵士谈一谈。” 杨爵士? 太平绅士? 那不是上面来的大人物?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,香江的太平绅士确实很威风,代表了香江的乡绅,直接负责和总督府沟通。 阿婆没想到,眼前这位太平绅士居然那么年轻。 “阿婆,你的家人呢?” “只有我一个,我那个死鬼早就卖咸鸭蛋了。” 阿婆一个人? “阿婆,那你平常怎么生活?” 杨铭真的很惊讶,这位阿婆年纪那么大,又没有丈夫,一个人的情况下,怎么在这种地方生活下来。 “帮人缝缝补补赚点生活费,实在困难,同乡会发一些钱。” 同乡会? 杨铭知道九龙城寨这里面来自五湖四海,主要是来自粤省的。 可能里面广府,客家,潮城都有,而且,九龙城寨潮城人应该是最多的。 “阿婆,你老家哪里的?” “我老家龙溪的。” 龙溪? 杨铭还真的不知道在哪。 当阿婆慢慢说清楚的时候,杨铭终于知道,原来是惠城博罗下面一个公社。 当年阿婆和丈夫偷渡到香江的时候,还不是叫现在的名字。 从阿婆那里得知,她和丈夫三几年就偷渡到这边了,投靠亲人到九龙城寨,这四十多年就一直住在这个地方。 这九龙城寨这里几十年许多事,她都非常清楚。 杨铭坐在那听着对方说的时候,对于九龙城寨杨铭是真的越听越惊讶。 “阿婆,当年为什么不离开九龙城寨?” “哪都不去,去不了。” 对于阿婆来说,当年二十多岁进入到这里生活,就没有再出去过。 这里一直都是几万人口,犹如一个小镇人口规模,到九龙城寨里面住的。 有的人死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