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章 志向有多大-《带着仓库到明末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宋应星笑道:“住在大人府中,就如同在天堂!”
    郭文东道:“可明年建奴很有可能就会南下,若贪图享乐,到时候一切都完了。”
    两人神情随即沉重起来。
    宋应星道:“将军,兵器作坊虽还未建成,可先做好准备,先招募有经验的工匠。”
    郭文东道:“在两位还未到南京前,我便已经开始招募工匠了。我有多间铁匠铺,那些工匠直接安排到兵工厂铸铁即可。至于热兵器的制作,还需另外选拔技术精湛的工匠,有劳两位先生了。”
    宋应星回应道:“自当竭尽全力!”随即再说道:“将军,兵器作坊建成后,由我钻研技术、指导工匠。其余事务,由大哥负责。”
    宋应升接口道:“我的技术,比三弟差得远。我管好其它事情,好让三弟专心钻研技术。”
    郭文东点头道:“你们这样搭配很好。宋先生早日制作出自生火铳,研究出更先进的大炮,在战场上展神威,必定像许多科学家那样会名垂史册。”
    科学家?两人首次听过这个新冒出的名次。不过,已能猜出其意思。
    宋应星擅长于技术,科学家应当是指技术精湛的人。
    就拿同一时期的人物来说,比如徐光启、毕懋康都应当算得上是科学家。
    郭文东再解释一遍,何为科学家,跟两人估计的相差不大。
    该吃午饭了,郭文东在跟两人一齐吃饭。
    饭后,带着两人,来到还在建造中的兵工厂。
    兵工厂位于城内西北处,相较于城内其它地方,这里人口密度最小,更好地征收土地,铸造铁器声音大,兵工厂选址这里,尽可能不扰民。
    来到兵工厂,这里有数百人在忙碌着。
    主体建筑已建好,目前主要是在建造屋内的各种冶炼设施。
    熔炉是铸铁的最主要设施。
    在这里,有仓库、生产区、住宿区、食堂、研究室、官员办公室等一应俱全,确保工匠在兵工厂工作和生活起居所需。
    第(1/3)页